(一)隔音性能建材
為了區別各空間之構造及構件,目前隔音性能評定項目主要分為:
1..外牆、屋頂板、分戶牆、分間牆。
2.窗、門等建築開口部構件。
3.樓板表面材(含緩衝材)。
(二)吸音性能建材
吸音性能評定項目對象則為建築室內各面,如天花板面、牆面、地板面,其所用的材料或構造組件,評定項目為吸音材,例如穿孔石膏板、穿孔木板、玻璃棉、岩棉、穿孔鋁板、噴附木纖維、噴附岩棉、噴附玻璃棉、礦纖板、微孔板及空間吸音體如垂吊吸音筒、吸音垂板、吸音簾等。
吸音性能建材必須是可直接用於室內天花板、牆板之建材,倘為有脫落之虞之鬆軟之棉、氈等材料,其表面必須再加工膜、打孔版、格柵等保護材,方能視為吸音性能建材。
評定基準
依據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性能實驗中心及成功大學建築系音響實驗室針對國內建築材料隔音試驗案例資料之統計:牆壁及屋頂構造隔音指標Rw≧52 dB、置放機械設備空間與上層或下層居室分隔之樓板Rw≧56 dB技術可行;隔音窗、門扇技術發展亦相當成熟,隔音指標Rw可達到36 dB。
樓板表面材要求之性能基準ΔLw≧21 dB,所謂ΔLw值,指在裸樓板上設置表面材後,在其正下方居室的樓板衝擊音可以較裸樓板降低21 dB的噪音位準,例如市售之橡膠地板+橡膠墊(厚度6mm以上),木地板下附著發泡材之軟墊,或浮式地板下舖設防振橡膠、玻璃棉、岩棉等緩衝材,均可達到ΔLw≧21 dB之標準。當然,這些樓板表面材都必須符合地板材料耐壓需求,並依相對應之地坪材料進行國家標準之測試。另外,橡膠緩衝材的性能要求為動態剛性s’≦40 MN/m3,動態剛性為緩衝材受力時動態應力與變形量之比值,緩衝材之動態剛性數值越小,降低樓板衝擊音之性能越佳。
1.隔音性能
(a)空氣音隔音性能評定
空氣音以空氣為傳遞介質,空氣音隔音性能之評定針對牆壁及屋頂、門扇、窗戶等,介於環境與建築或建築內部之兩室間的構造組件,以隔斷外部至內部或兩個單元間空氣噪音之傳遞。空氣音隔音性能之量測是以受測試體作間隔,求取聲源室與受音室之聲壓位準並計算其加權隔音指標(Rw),其值越大代表該受測試體的隔音性能越佳。
(b)衝擊音隔音性能評定
振動衝擊音為物體或人體對構造的振動衝擊,經傳遞再於它處將音能放射出來之物理行為。因應住宅日益高層化,樓板衝擊音對公寓上下層間之影響亦成常見的噪音問題,可由室內地板裝修手法進行改善,如隔振地磚、地毯等地板表面材或於RC浮式地板下加設緩衝材,皆能降低輕量衝擊源(高跟鞋或物品掉落敲擊地板等)所傳遞之噪音。
樓板表面材衝擊音隔音性能是運用上、下二空間單元進行量測,以標準衝擊源敲擊樓板,於下室量測受音量,有無樓板表面材之加權衝擊聲壓位準減低量(ΔLw)即代表該加裝之樓板表面材之衝擊音隔音性能,ΔLw值愈高表示該材料對樓板之隔音性能愈有幫助 。
樓板表面材必須是結合地板材料的構件,因為地板的性能是必須考慮到居住性,包括耐壓性能、防水性能、防火性能、耐久性能等,並非只是可以減低振動衝擊音的填充材而已。
2.吸音性能
(a)吸音係數說明
鬆軟的建材具有吸收空氣傳音的特性,藉由室內吸音材適當的裝設,可以降低室內噪音、提高室內語音交談的清晰度。因此建築師在從事音環境設計時,必須知道其設計的建材或構造組件的吸音係數;吸音材性能以吸音係數表示。吸音係數為材料吸收音源能量的比率,以音源總放射能量減去反射音能量除以總放射能量的比值,此比值為吸音係數。
(b)建材吸音係數之量測方法
依CNS 9056迴響室之吸音量測方法運用單一迴響實驗室進行試驗,以固定之音源進行室內空間及裝設吸音材料或吸音構造組件之空間迴響時間量測,並運用迴響時間公式(Sabine’s equation)計算材料各頻率之吸音係數。依據CNS 15218之αw基準曲線及相關規定評定,頻率範圍250~4000 Hz,吸音材料因與建築軀體構造間之背後空氣層厚度不同而產生吸音係數不同,因此申請本高性能綠建材時均須註明最小背後空氣層之厚度,吸音性能以加權吸音係數αw表示,αw值愈高吸音性能愈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