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nowledge小常識

瀝青混凝土
2025.01.16用途小常識   陸域工程
焚化再生粒料應用於瀝青混凝土使用手冊
組成與施工方式

瀝青混凝土是由以下材料按設計比例拌和均勻後形成的鋪面材料:

  1. 粗粒料
  2. 細粒料
  3. 瀝青膠泥
  4. 乾燥礦物填縫料

施工方式

根據設計圖說的線形、坡度、高程及橫斷面規定,將瀝青混凝土鋪設於已完成整理的底層、基層、路基或原有面層上,分層鋪築並進行滾壓,直至達到規範要求的壓實度,形成道路鋪面。

瀝青混凝土組成示意圖

工程用途

根據施工綱要規範第 02742 章「瀝青混凝土鋪面」的要求,瀝青混凝土可採用以下材料:

  1. 天然級配粒料。
  2. 再生級配粒料。
  3. 混合級配粒料(天然粒料與再生粒料的混合)。

焚化再生粒料的應用規範

  1. 使用焚化再生粒料製作瀝青混凝土需向地方環保局申請工程管制編號,並由相關機關核發,副知使用地的地方環保局。
  2. 使用的產品品質需符合:
  • 工程主辦機關的規範要求。
  • 環境部《垃圾焚化廠焚化底渣再利用管理方式》中環境面品質要求。
使用區域與限制

使用焚化再生粒料製作的瀝青混凝土僅能應用於道路工程,并需遵守以下規定:

基本限制

  1. 工程地點需高於地下水位 1 公尺以上。

禁止使用區域

  1. 飲用水相關保護區:包括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取水口一定距離、水庫集水區及自來水水質保護區。
  2. 自然與生態保護區:如自然保留區、自然保護區、重要濕地、野生動物保護區及其棲息環境。
  3. 限制用途土地:
  • 都市計畫法下的農業區與保護區。
  • 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規則下的農牧用地、林業用地等特定分區。

瀝青混凝土作為重要的道路鋪面材料,其應用範圍廣泛。在引入焚化再生粒料時,需嚴格遵守環保規範及工程要求,以實現資源永續利用的目標,同時避免對環境敏感地區造成不良影響。

大安台大資源回收轉運站瀝青路面改善工程

圖片來源:臺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大安台大資源回收轉運站,108 年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