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nowledge小常識

無機粒料推動歷程
2025.02.10循環小常識   無機粒料
環境部資源循環署
無機粒料的推動願景

無機粒料推動歷程

回溯無機資源循環再利用及管理的推動,是從民國90年「焚化底渣再利用(焚化再生粒料)」開始;無機資源種類也從「焚化再生粒料」、「3碴1石」(焚化再生粒料、氧化碴、還原碴、轉石爐)擴大至8類59項資源。

無機資源循環策略與措施,並非單純僅是將廢棄物去化,而是確保循環過程中技術可行、環境安全及管理嚴謹,同時還兼顧3大層面包含:環境面、技術面、管理面,協同公私部門跨產業領域共同逐步擴大推動無機資源循環。

管理方面:

自民國90年代起,參考國外經驗,推動焚化底渣再利用,並制定管理規範,要求焚化再生粒料的生產、運輸、使用全程監控,包括GPS定位與流向申報,確保安全應用。經濟部也訂定相關規範,強化監督管理。

技術方面:

除逐步確認可行及公告焚化再生粒料再利用用途外,並針對公告對應用途辦理工程配比試驗及環境試驗。自民國102年起,逐步編修或制定使用規範與手冊,提供工程單位參考。

港區工程應用方面:

自民國104年起,於台北港進行施工便道與管溝回填試驗。107年成立跨部會推動小組,協調工程應用。轉爐石填築港區計畫於107年展開評估,109年底正式投入使用,110年行政院核定相關作業程序。焚化再生粒料的港區填築評估則自109年持續進行。民國111年,行政院核定「推動再生粒料應用於港區填築工程綱要計畫」,跨部會合作推動相關工作。

環境方面:

政府重視環境影響,自105年起研究再生粒料的溶出管制,108年公告溶出程序,109年制定環境標準,並持續修訂相關法規。此外,從107年起,台北港與中鋼轉爐石填築區進行環境監測,以確保應用前中後對環境不會造成影響。